江西新闻 > 教育 >江西高校本土首位工程院院士诞生!

江西高校本土首位工程院院士诞生!

2021-11-19 08:55:41  阅读:25335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南都市报

11月1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新增院士名单。南昌大学谢明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这是我省高校本土产生的第三位两院院士,同时也是江西高校本土首位工程院院士。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佳慧 (图由南昌大学提供)

谢明勇,男,1957年2月出生,宜春人。现任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谢明勇教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

◎16年技术攻关

成功发明益生菌发酵果蔬系列生产新工艺

谢明勇教授和他的团队,长期与益生菌、果蔬为伍,致力于寻求先进的果蔬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果蔬产品加工率。

谢明勇教授团队的熊涛教授多年前曾目睹,一名老乡把2吨圆白菜以10元的价格贱卖。而这件事也深深刺痛了搞食品加工的专家。为了寻求先进的果蔬精深加工技术、提高果蔬产品加工率,谢明勇教授和他的团队把目光投向了小小的益生菌。

虽然益生菌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但在当时很少有人涉足益生菌发酵果蔬。谢明勇团队决定突破技术瓶颈,把益生菌发酵技术引入果蔬现代加工领域。

长久以来,人们都是通过用腌腊、糟醉等手法,利用时间和空间对食物进行“二次制造”,也就是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技术。然而,不同的果蔬发酵需要不同的菌种,同一果蔬在不同的发酵阶段参与的菌种也不同。为寻找到果蔬发酵的专用益生菌种,谢明勇团队开始了艰难探索。

只要听说哪里泡菜风味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谢明勇教授团队就会立刻赶过去,想尽办法拿到样本,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谢明勇教授团队的足迹遍布四川、湖南、云南、贵州、重庆、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采集传统发酵果蔬样本数百份,并详细记录其传统制作工艺及制作条件,科学分析其中的菌系结构及消长规律,充分发掘和收集果蔬发酵专用菌种资源,并进行标准化整理。

历时16年技术攻关,谢明勇教授团队创制了一个果蔬益生菌发酵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了果蔬发酵益生菌种高通量筛选和高活性工程菌剂规模化制备等系列技术瓶颈,率先掌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果蔬发酵菌种及其菌剂制备等核心技术,开发了具有“安全、营养、美味、方便”等鲜明特征的益生菌发酵果蔬全新系列产品,项目满足了大众方便获取优质果蔬食品的需求,尤其为提高我国果蔬加工率、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填补国内外空白

开发出直投式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剂产品

“实验室里选育到的菌株再好,如不能进行工业化应用,一切研究都要大打折扣。”这是谢明勇对团队成员提出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鞭策。

为了实现益生菌发酵果蔬的量产,谢明勇教授团队进行了大量试验,终于发明了两步干燥法生产高活性复合益生菌剂及其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出直投式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剂产品,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谢明勇教授团队研发的技术受到越来越多食品加工企业的追捧,在全国很多企业推广应用。益生菌发酵果蔬全新系列产品通过了犹太和清真食品国际认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谢明勇教授团队开发出直投式果蔬发酵专用益生菌剂产品,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据了解,此前市售的果蔬汁通常为压榨制成,若需远距离运输,则要先行浓缩,运输到消费地兑水,再还原成果蔬汁。而谢明勇用筛选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种,加工成为能够远距离传输且实现活菌保存的菌剂,最终通过工业化发酵形成果蔬汁产品。这样的果蔬汁在灭菌条件下可常温保质一年。

◎益生菌发酵胡萝卜汁

β胡萝卜素含量达市售产品10倍

不仅如此,通过益生菌发酵生产的果蔬汁产品营养丰富,风味更佳。以胡萝卜汁为例,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可达到市售产品的10倍,膳食纤维可以达到市售产品的6倍以上。

谢明勇说,纤维含量高的果蔬经过压榨后,为保证口感,往往需要进行去渣处理。而β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营养物质,在去渣过程中与废渣一同流失。

益生菌发酵果蔬汁实现非浓缩全果打浆发酵,不仅保留了营养素,且不产生废渣,大大减少了污染和浪费。此外,经过益生菌发酵技术,可有效去除胡萝卜、苦瓜、芹菜等蔬菜原有的土腥味,增加产品的酸鲜美味。与此同时,还产生了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短链脂肪酸、黏性多糖和多肽等活性物质。

●相关链接

此前江西已有4名本土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文海

张文海,1939年2月1日出生,有色金属冶金专家。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历任江西贵溪冶炼厂、安徽金隆铜业公司等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致力于冶金过程控制与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对循环物料的平衡及挥发性元素的积累提出了定量的数学描述方法,软件成果在多项国内外工程应用,为提高我国工程设计技术水平作出贡献。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颜龙安

颜龙安,男,1937年9月出生,萍乡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专家。1962年毕业于江西农学院,曾任江西省农科院院长,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现任江西省农科院研究员。他是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研究的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之一,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黄路生

黄路生,男,汉族,1965年1月出生,上犹人,教授,动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家猪的遗传育种研究,在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及其分子育种改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风益

江风益,男,1963年出生,余干人。长期在南昌大学从事半导体发光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在硅基氮化镓半导体发光方向取得了开拓性、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成功高光效硅基氮化镓蓝光、绿光和黄光LED材料与芯片,并实现了产业化。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据江西发布)

[编辑:教育工作室] 江西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相关阅读

看江西新闻

就上江西新闻客户端

省属重点媒体 江西手机党报

扫描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