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整版报道:杏林流芳济苍生 薪火相传谱新篇
2023-11-24 06:36:54 来源:江西日报
原标题:
杏林流芳济苍生 薪火相传谱新篇
——萍乡市中医院打造优势学科群助推高质量发展纪实
这是一所中医特色突出、中西医协同发展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先后获评国家级示范中医院、江西省群众满意医院、江西省特色中医医院、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
这是一所专科建设特色显著、人才济济的中医医院。医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内分泌科、神志病科),8个省级重点专科(糖尿病科、中风科、肿瘤科、心血管病科、肝病科、椎间盘专科、骨伤科、脾胃病科);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35人,副高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6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江西省名中医2人。
▲萍乡市中医院新院鸟瞰图
这是一所技术先进、综合救治能力强的现代化医院。医院以中西医结合为发展方向,在守正创新中医特色治疗外,不断在西医中求突破,运用介入治疗、微创治疗、激光治疗等先进技术,为患者开展心脏介入、颅内取栓和重型颅脑损伤、外科及妇科腔镜技术。
这是一所充满人文关怀的医院。医院从细节着手,时刻贴近患者需求,医疗服务水平日益精进,服务举措不断创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人文关怀,让医学更有温度。
它,就是萍乡市中医院。
党建引领
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
萍乡市中医院创建于1956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在全省中医医院考核排名中位列第四。医院现有一级临床科室37个、医技科室11个,配有磁共振、CT、DR、四维彩超、O臂机、C臂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微波治疗仪、康复系统成套设备、中医四诊(体质)仪等大型诊疗设备。
▲肝病科主任王笃桂和经管医师为患者把脉看诊
“坚持和加强党对医院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任何工作的最大优势,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保障。”萍乡市中医院党委书记王俊表示,党建工作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和强大动力,对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党建+学科”方面,该院将支部建在科室上,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入融合,打造“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学科建设核心在于人才,在党管人才方面,该院健全职称晋升、科研奖惩、绩效考核、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机制,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我们对员工考核、激励方式进行改革,加大员工培训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与省内外知名中医医院进行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把名医请进来,助力打造学科品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主要负责人表示。
▲患者给脾胃病科主任李月岚及科室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我们必须守正创新,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据介绍,医院开展中医特色诊疗项目100余项,中医护理操作30余项,研发中药自制剂35种。中药制剂在省内很有名气,2002年获批江西省中药制剂基地。2011年,医院被列为国家制剂能力建设单位。医院特别重视中医药传承工作,第一批至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从未间断,共有国家名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23人。2016年,王德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2017年,林家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正式成立。
精耕细作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
专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基,体现一家医院的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以及其在医疗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来,萍乡市中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围绕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目前,医院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内分泌科、神志病科)、8个省级重点专科(糖尿病科、中风科、肿瘤科、心血管病科、肝病科、椎间盘专科、骨伤科、脾胃病科)。
内分泌代谢病专科于2012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被授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糖尿病重点专科,2020年、2021年分别获批江西省区域内分泌中医诊疗中心、江西省消渴病中医优势病种建设单位。
▲膏方节义诊现场,名老中医为群众把脉看诊
全国名中医、博士生导师、糖尿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主任中医师林家坤教授从事大内科工作30余年,在运用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搜风通络、温阳利水等方法,在改善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延缓糖尿病肾衰发展等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不少外地患者慕名前来就诊。
近年来,该科加大糖尿病足病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建立了全院性糖尿病足MTD团队,开设了足病治疗室,引进先进的糖尿病足治疗椅、超声清创水刀等诊疗设备,研发及引进复方黄马酒、化腐生肌膏等一系列外治中药,临床反馈良好。
骨伤科是萍乡市中医院传统优势学科,是萍乡市中医药学会及骨伤分会主委单位,在当地有很好的口碑。近年来,该科不断细分亚专科,将大骨科分成6个科室,设置了关节骨科、骨肿瘤、脊柱外科、椎间盘病专科、创伤骨科、小儿骨科、手足外科、运动医学科等亚专业,为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在骨伤病治疗方面,该科中医有优势、西医有强项。骨伤科谢宏哲、周朝晖两名副主任医师分别是萍乡谢氏骨伤、东源周氏骨科第三代传承人,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医骨科医师传承了中药内服、熏洗、外敷、推拿整脊、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小针刀、热敏灸、中药罐等一系列特色诊疗方法,深受患者欢迎。在西医方面,科室紧跟国际技术发展潮流,在快优康复、无痛病房、无栓理念的辅助下,创伤关节科常规开展各种肩、肘、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及关节镜、复杂骨盆骨折等复杂创伤关节手术,脊柱骨科常规开展脊柱骨折、脊柱融合,颈椎、腰椎显微镜、椎间盘镜、脊柱内镜等微创疗法及脊柱矫形重建等复杂脊柱手术,相关亚专业不断填补院内及当地医疗系统骨科诊疗技术的空白。
“真是太好了,我现在和正常人一样活动自如,非常感谢这里的康复师们。”正在做平衡锻炼的万先生因脑梗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因康复不佳,身体出现偏瘫。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萍乡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治疗,经过近一个月的“传统针灸+现代康复”,他重新站了起来。
▲椎间盘专科主任林俊、副主任糜检及手术室护士为患者做腰椎钉棒微创手术
针灸康复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康复治疗中心,设置有康复评定室、康复训练大厅、作业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言语吞咽治疗室、针推治疗室、艾灸室等。该科室是萍乡市规模及设备最全的康复科室之一,推广康复治疗新理念、新治疗手段,引进床边下肢功能车、上下肢机器人、3D数字化跑台等领先设备;科室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特色道路,形成了一套以传统康复治疗和现代康复治疗并驾齐驱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中风、脊髓损伤、骨科和创伤、帕金森病的康复有显著诊疗优势。
倾情为民
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萍乡市中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专家来到我们公交公司义诊,对我们司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近日,萍乡市公交集团三分公司工作人员欧阳建在接受萍乡市中医院专家的针灸诊疗服务后开心地说,开了几十年的公交车,现在膝盖有时会胀痛,针灸后明显改善了疼痛症状。
萍乡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欧阳群介绍,医院组建了由6名医师和6名护士组成的义诊团队,不定期走进基层开展义诊。“我们把熏蒸机、热疗机从医院搬出来,送到群众身边,让他们获得简便验廉的中医服务。”欧阳群说。
一个个古朴典雅的“郎中小铺”里,白衣天使们一改往日白大褂的形象,身着定制汉服,为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并提供免费诊疗:经验丰富的中医内科医师号脉问诊,技术娴熟的骨科针灸专家施针施灸,中药师教大家辨认各种常见的中药材并科普其功效,还有精心配制的保健茶饮免费供应……
为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传播中医药绿色健康文化,2020年6月起,萍乡市中医院正式打造“郎中小铺”,该品牌以中医药文化为载体,充分运用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汇聚院内200余名资深中医药专家和护理团队,传播中医健康养生理念和中医药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优质的诊疗服务,着力打造一张医疗健康领域的新名片。
▲新院区针灸康复科主任黄海高为颈椎病患者做手指点穴中医治疗
三年多时间,“郎中小铺”服务队深入商业中心、居民社区、网红景区、休闲广场等人流量集中的场所,先后开展活动60余场次、服务3万余人次,所到之处广受群众好评。2021年至2022年,“郎中小铺”连续两年被列为健康萍乡建设的典型经验;2022年,获评“萍乡市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队”。
如今,随着萍乡市中医院青山新院区投入使用,医院“一院两区”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大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在学科内涵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优质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努力将医院打造成赣湘边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地。”王俊说。
(本版文图由萍乡市中医院提供)
制图:魏薇
编辑:孙沐雨
复审:任宇博
审签:邵平
相关阅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