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 > 江西 >宜黄县圳口乡郊源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宜黄县圳口乡郊源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2-07-15 15:12:55  阅读:0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纪芊)近年来,为走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宜黄县圳口乡郊源村谋事而动,顺势而为,以强化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为落脚点,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点,以涵养文明新风为着力点,持续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以强化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夯实战斗堡垒

郊源村以党支部为核心,建强组织、健全队伍,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引领乡村振兴“指挥所”作用,让党组织强起来、党员站出来,以组织发展之力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落实服务机制。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按照“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好、组织带动好、基础保障好”的原则,推选4名党员担任“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38名,联系群众233户,着力构建起“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扎实开展活动。为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村党支部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大力开展“党群夜话”“屋场贴心会”活动,为群众办理实事36件,强化了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以环境综合整治为落脚点,提升村庄颜值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建设“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是乡村振兴的具体落脚点。

完善基础设施,做强“硬功”。 近几年来,郊源村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近几年共拆除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猪牛栏和临时建筑物,通过民投、乡筹、项目整合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完成了各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三大革命”,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加快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稳步实施改厕工作,陆续建设有污水处理站1座、公厕1座,户改厕率达90%,生活垃圾得到长效治理。

强化村民共治,做实“软功”。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落实村民责任,建立门前“三包”责任制,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乡村整治经验,通过横向比较找差距,纵向自查补短板,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让山绿起来,让水清起来,让乡村美起来。教育群众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河、少排污,群众已然成为“革命”主力军,村容村貌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点,为振兴聚力赋能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郊源村立足村情民情,把农业发展、乡村旅游、集体经济、带动脱贫等有机结合,选准发展路子,积极探索“党建+示范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收购180亩农业种植基地,创建了郊源村中华生态园,并以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引进了巨峰葡萄、红心猕猴桃、百香果种植,扩大种植面积,基地全程实行有机种植,深耕了中华生态园品牌价值。

目前基地种植有百香果20亩、巨峰葡萄50亩、红心猕猴桃200亩,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万元,同时带动10余户农户在基地务工,年均增收2万元。

以涵养文明新风为着力点,为百姓润心铸魂

郊源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移风易俗理事会及道德红黑榜作用,通过理事会评比,对孝敬父母、诚信守法的先进典型在红榜进行宣传,对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等不良行为在黑榜进行曝光;积极开展“孝心满戏乡”“最美庭院”等评选表彰活动激励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营造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农技知识宣讲、法律课堂、红色电影、送戏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今年来共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余次,用优秀文化浸润人心、丰盈思想,提升个人文化涵养。

现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画卷正在郊源徐徐展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编辑:抚州频道工作室] 江西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相关阅读

看江西新闻

就上江西新闻客户端

省属重点媒体 江西手机党报

扫描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