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 > 教育 >延续文脉 薪火相传|景德镇陶瓷大学第十五期非遗传承人研修班开班

延续文脉 薪火相传|景德镇陶瓷大学第十五期非遗传承人研修班开班

2022-08-30 09:39:29  阅读:330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8月29日上午,景德镇陶瓷大学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的第十五期研修班——202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陶瓷雕塑创作)传承人研修班,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开班,来自11个省(直辖市)共计25名学员参加培训。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吕品昌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海波主持开班仪式。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主任王莲花,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同茂,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院长黄胜、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熊花及全体参训人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吕品昌在致辞中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是我国走向世界文化的一张精美名片。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始终坚持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为使命,与国家陶瓷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陶瓷艺术家、设计师、科技领军人物和企业家,形成了独特的“陶院现象”,盛享“陶瓷黄埔”美誉。近年来,为主动融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景德镇陶瓷大学统筹推进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积极搭建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8月初,景德镇陶瓷大学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任下,牵头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深入开展陶瓷材料、工艺、传承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

汪同茂在致辞中表示,景德镇是一座因瓷而生,因瓷而兴,也因瓷而名的城市,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和600多年的御窑史,这些深厚的文化历史给景德镇留下了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说景德镇是一座在瓷片上堆积起来的城市。当前,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正在建设中,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人才最关键。这里培养了大量陶瓷材料研究、陶瓷机械制造、陶瓷装饰技艺以及陶瓷烧成技艺等陶瓷基础性人才。汪同茂表示,陶瓷文化的创新就是基于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之上,希望通过更多的人才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从而代入景德镇在文化自信的年代创造出新的形态。

学员代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文旅局“非遗在社区”项目负责人、琅琊瓷艺传承人崔晓宁谈到,一千多年的制瓷历史,制瓷水平、陶瓷产业的兴旺和陶瓷人才的汇聚,让景德镇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世界瓷都”,它独特、珍贵而完整的文化遗产体系,是全世界千千万万制瓷人的学习宝藏。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就是把顶尖的陶瓷技艺和艺术沉淀,“以瓷为媒”,通过再融合创作,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景德镇故事”,讲好家乡的故事。

此次研修班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办、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美术学院承办、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中心协办。据了解,景德镇陶瓷大学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自2016年至今,共承办非遗培训项目14期,参训学员共计650人次。同时,景德镇陶瓷大学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自2016年至今,共承办各类培训项目9期,其中人社部项目5期,省人社厅项目4期,培训共计722人次。9月13日至17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将承办人社部“艺术陶瓷传承与创新研究”高级研修项目。


[编辑:教育频道工作室] 江西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相关阅读

看江西新闻

就上江西新闻客户端

省属重点媒体 江西手机党报

扫描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