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犹平富乡的“致富经”——盘活闲置资产 尽显畲乡风情
2025-07-25 11:29:02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刘科健、钟静、曾连清)青砖黛瓦映青山,畲族歌谣诉乡愁。在上犹县平富乡,曾经被遗忘在角落的闲置老宅、空置厂房,如今正重新彰显着它们的价值:有的变身为融合客家韵味与现代舒适的打卡村宿,有的改造成能体验畲族非遗的共富工坊,还有的成为承载节庆盛宴的民俗舞台。这些“苏醒”的闲置资产,不仅让乡土文化有了新载体,更成了村民钱包鼓起来的“金钥匙”,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老宅变村宿:传统与现代交融唤醒乡愁经济
走进平富乡向前村磨形黄屋,由客家老宅改造的特色村宿内,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生活设施相得益彰——游客既能在保留原貌的堂屋中品茗闲谈,也能在配备智能家居的客房里安然休憩。这处曾长期闲置的民居,如今已成为游客体验畲乡风情的热门打卡地。
通过“村集体统一运营+村民房屋入股”的模式,闲置农房“活”了起来。村里对磨形黄屋等闲置民居进行统一规划改造,保留客家、畲族文化符号的同时,完善水电、网络等配套设施。村民可通过房屋入股获得分红,也能参与民宿管理领取工资,实现资产变资本的转变。
不仅如此,平富乡还以“森宿上犹”经营理念为指引,在全乡范围内摸排闲置民居资源,通过“集体共建+农户参与”模式推动改造。目前,仅向前村就盘活闲置农房10余栋,形成“住村宿、品文化”的特色业态,为后续文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节庆办活动:“村宿+村席”联动点燃消费活力
三月三那天,游客坐满了整个长桌宴,乌米饭、等伴茶这些畲族美食根本不够卖!当天,平富乡以“住乡村民宿、品畲乡美食”为主题举办节庆活动,游客入住特色村宿后,围坐长桌品尝非遗美食,参与“三公主巡游”“九狮拜象”等民俗展演,单日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餐饮住宿收入达10万元,占村集体当日收入的50%。
这场文旅盛宴的背后,是平富乡对“文化+节庆+消费”模式的精准探索。依托全乡2900余名畲族群众的文化优势,乡里将传统节日与闲置资产盘活深度结合:村宿提供特色住宿承载客流,村民利用改造后的集体场地承办长桌宴,本地农产品直接转化为宴席食材。游客来了,不仅带动住宿餐饮,还让土鸡、蜂蜜等“土特产”成了抢手货。
据统计,通过“村宿+村席”模式,平富乡村集体收入平均增长了20%,村民除房屋租金、务工收入外,农产品销售增收也十分显著。
工坊赋新能:立足“畲”字特色让闲置资产创收
在平富乡横坑畲族村,闲置的集体房屋经过改造,变身为“共富工坊”——手工艺车间里,畲族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正带领大家制作三双布鞋,民俗体验馆中,游客正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畲族伴茶,沉浸式的民俗体验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欢声笑语间透着文化传承的活力。
立足“畲”字特色,把闲置房屋改造成文化载体,既盘活了资产,又留住了技艺。工坊采用“功能置换”思路,将原本空置的集体房屋划分为生产区与体验区,通过“非遗研学+手工销售”实现收益。试营业期间,工坊营收已超万元,不仅为村民提供了15个就业岗位,更让畲族织带、传统制鞋等非遗技艺有了展示和传承的平台。
这种文化赋能闲置资产的模式,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村民既是非遗技艺传承人,也是产业参与者——他们既能在工坊务工获得月薪,也能通过技艺入股参与分红,让文化价值真正转化为经济价值。
平富乡的乡村振兴实践深刻诠释了闲置资产盘活的创新路径:以畲乡文化为魂,让老宅古厝承载乡愁记忆;以产业融合为骨,通过“集体运营+村民入股+市场运作”模式实现共富;以节庆活动为媒,将静态资源转化为文旅消费。伴随“住村宿•吃村席”品牌走向全域化,燕子岩景区加速冲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标,上犹县平富乡资源变资产、资产创收益的振兴故事仍在持续书写着。
相关阅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