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挺膺担当 实践淬炼成长——新余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交出育人精彩答卷
2025-07-11 10:10:51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为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新余学院组织24支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文化遗址、社区厂园,以青春之力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家乡建设。广大青年学子要在社会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厚植家国情怀。
筑牢思想根基,擦亮青春底色
各实践团队紧扣“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环节,在生动的社会课堂中强信念、受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革命足迹·弘扬苏区精神”红色教育实践团、“红源星火·红都兴梦”实践队走进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叶坪革命旧址群等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感受革命历程,筑牢信仰之基;“铁肩·小鲁班”红色薪火实践团走访金溪县旸田村五位革命老战士,聆听红色故事、回望铁路建设者经历“人工开山凿隧”到“中国高铁”后的感慨……这些现实经历生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与实践的价值。
传播时代强音
在泽覃乡东州春蕾小学、老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南县群贤社区“童心港湾”等地,多支团队结合《共产党宣言》等读本,面向青少年开展小规模、互动式宣讲,用罗坊会议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建筑模型生动阐释峥嵘岁月,用VR技术虚拟展现《共产党宣言》诞生地,用“青言青语”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党的创新理论在实践队员的领学下,在当地青少年铿锵有力地朗诵中落地生根。
立足基层所需,彰显青春担当
新院学子深入新余本地及赣州、吉安、抚州、景德镇、南昌、樟树等多个市县,精准把握“基层所需”与“青年所能”的结合点,走进乡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开展了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赋能乡村振兴
“聚能·源动力”志愿服务队、“步履传情·实践筑梦”青年实践团、推普文明实践队等多个团队,扎根新余本地及省内多个县区的12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文体艺辅导、智慧助老、移风易俗宣传、社区环境美化等服务,惠及数千基层群众。“数智生花”实践服务团聚焦科技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馨心筑梦”志愿服务队在敬老院传授太极拳,用专业所长温暖“一老一小”;“文化进基层·创意绘乡村”乐游江西志愿服务团在渝水区城北街道毛家管理处社区,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旅游线路与文旅融合创意设计,助力乡村文化资源活化。
助力文化传承
实践团成员用脚步探寻江西文脉,用心感悟陶瓷、医药、戏曲、客家等文化内涵,展开了沉浸式文化传承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的实践之旅。“铁肩·小鲁班”窑火传薪实践团踏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深刻理解陶瓷文化所蕴含的审美追求与工匠精神。“医路传承”暑期大思政实践团深入“药都”樟树,在中药城广场,察药材之“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在江西国都中药饮片公司,学习浸润、切制、干燥等炮制精髓,深扎中医药文化根脉;“小音舞”文化实践团、“汤显祖戏曲文化创新”实践团追随汤显祖的脚步,通过数字交互设备体验了“虚拟化妆”“经典唱段跟学”,更深刻理解了传统戏曲“活在当下”的创新路径。“客韵新程”实践团在定南瑞狮跳跃的脚步下、在龙南关西围屋斑驳的砖墙光影中,读懂了客家文化的坚韧与团结。
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新余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圆满落幕,但青年学子们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脚步永不停歇。学校将继续以“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新路径,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勇担时代使命,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相关阅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