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 > 教育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接地气”的嘱托叩响时代强音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以“接地气”的嘱托叩响时代强音

2025-07-07 10:39:08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淦职轩 任磊)近日,在赣州职业技术学院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的庄严时刻,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跃文以一场“非典型”的讲话引发强烈共鸣。这场摒弃宏大叙事、直抵青年心灵的演讲,既是对6032名毕业生的人生叮咛,更是一份扎根赣南红土地的教育者宣言。其以“好好工作、好好吃饭”等生活化语言为引,将家国情怀、职业伦理与生命哲学熔铸于通俗表达,为新时代职业教育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了范式。

话语重构上,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

吴跃文突破传统毕业典礼上讲话的程式化框架,创造性地将校长角色从“布道者”转化为“邻家长者”。在典礼现场,他以“少玩游戏、少刷视频”等具象化建议切入,将抽象的人生哲理转化为可操作的生活指南。这种“去权威化”的叙事策略,受到在场师生的热捧。

讲话中的“三别”原则,与该校智能制造学院教师代表邓华军发言中“把车间当课堂”的实践智慧形成互文。当吴跃文将“早成家、早生孩子”的人生规划与“心怀家国”的价值追求并置时,实则构建起职业教育“小切口”与“大格局”的辩证统一。

价值锚定上,在红土地上培育“新工匠”

作为扎根赣南革命老区的职业院校,吴跃文的讲话始终贯穿着红色基因与工匠精神的双重脉络。他强调:“你们是经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手握‘专业技能’和‘理性冷静’两大利剑,这与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尚德、笃学、精技、敬业’的校训高度契合。”讲话中“五年后、十年后学校一定会在”的承诺,既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也是对学生的承诺。

在职业伦理建构层面,吴跃文提出的“多交朋友、多结善缘”社交哲学,与该校现代服务学院毕业生代表敖嘉雯分享的“在社团活动中找到志同道合伙伴”的经历形成呼应。这种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人际交往的育人模式,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增强情感共鸣,使价值引领更具穿透力。

时代应答上,在变局中校准人生坐标

面对“Z世代”毕业生,吴跃文展现出敏锐的时代洞察力。他直言“当今是四大诱惑横行的时代”,将“游戏、视频、熬夜、外卖”定义为需要警惕的“现代陷阱”。当吴跃文告诫毕业生“不做低头族、不无脑逞强”时,实则是在数字化生存语境下重构职业人的精神防线。

讲话中的“六早”人生规划,与该校“校企携手·筑梦汽车”双选会体现的“产教融合”战略形成战略呼应。

教育哲思上,在平凡处见非凡

吴跃文讲话最动人之处,在于将教育本质还原为“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他叮嘱毕业生“常回家看看”,承诺“师长会一代代守护精神家园”,当吴跃文以“清清爽爽活着才是真人生”作结时,既是对《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养生智慧的现代转译,也是对职业教育“全人教育”理念的深刻践行。

这场讲话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职业教育“重技轻道”的刻板印象。正如江西日报通过《老伴——听龚全珍讲甘祖昌的故事》实现“新闻性与文学性合则双美”的传播突破,吴跃文用“好好吃饭”的生活哲学承载“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道技合一”的示范路径。这种教育智慧,在时代浪潮中愈发显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当6032名毕业生带着“好好工作”的嘱托奔赴山海,赣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这场毕业典礼已超越仪式本身,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生动注脚。吴跃文的讲话,以其独特的表达诠释了教育者的时代担当——在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寻找平衡点。

[编辑:黄呈晨] 江西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相关阅读

看江西新闻

就上江西新闻客户端

省属重点媒体 江西手机党报

扫描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