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 > 教育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思政课调查研究需把握“五要”原则 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走深走实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思政课调查研究需把握“五要”原则 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工作走深走实

2025-06-17 12:11:56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曾卫平)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深入有效的调查研究,是破解高职思政课教学难题、提升育人实效的重要抓手。

要立足职教特色,明确调研靶向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实践导向强、职业规划意识早等特点,思政课教学必须紧扣“职教属性”展开。调研工作需聚焦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方式,掌握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需求与兴趣痛点;二是教情研判,梳理课程内容与专业融合度、教学方法与学情适配性;三是校情对接,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产业学院建设等特色,挖掘思政元素与职业精神的契合点。如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调研中发现,学生普遍希望思政课能更多融入本地红色文化、工匠精神案例,随即开发相关特色课程,有效提升了课程吸引力。

要突出问题导向,创新调研方法

传统问卷调查易陷入“数据漂亮、问题模糊”的困境,需构建“立体化”调研体系。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网络学习行为,捕捉隐性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建立“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三方联动机制,通过课堂观察、实习反馈、企业访谈等多渠道获取信息。如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调研中引入思政课“如我+”教学诊断模式,组织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观察其在学习和生活场景中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为优化教学内容提供鲜活案例。同时,调研方法需注重“职教语境”转化,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产场景,如用“5S管理”理念解读社会治理效能,以工匠精神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深化校地联动,拓展调研资源

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社区联系紧密,应充分挖掘区域资源赋能思政课建设。一是建立“大思政课”实践基地网络,联合地方党史研究机构、龙头企业、乡村振兴示范点等打造沉浸式调研场景;二是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劳模工匠、党史专家等担任兼职调研员,丰富调研视角;三是构建“政校行企”协同调研机制,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思政课服务地方发展”专项调研。如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开展的“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既深化了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又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要强化成果转化,构建闭环机制

调研成效关键在于落地转化。需建立“调研-反馈-改进”闭环机制。一是形成“一校一策”调研报告,针对共性问题制定校本化实施方案;二是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如开发行业案例库、制作微课视频;三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生反馈和时代发展持续优化调研方案。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在调研中形成的《“四向而行”奔赴特色马院的“育人征途”》成功入选江西省“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思政品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

要健全保障体系,夯实调研基础

高职院校需从制度、队伍、平台三方面强化保障。一是将思政课调研纳入学校重点工作考核,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二是打造专业化调研团队,通过“青马工程”培养青年教师调研能力;三是搭建数字化调研平台,整合教学大数据、实习管理数据等资源。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中央苏区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开展区域性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职教特色的研究成果。


[编辑:黄呈晨] 江西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相关阅读

看江西新闻

就上江西新闻客户端

省属重点媒体 江西手机党报

扫描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