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县民政局:数据赋能,精准救助,打造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新模式
2025-06-12 10:40:43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近年来,修水县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在社会救助不到位集中整治期间,主动作为、创新举措,以困难家庭学生教育资助补助工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数据共享、流程优化、服务前置”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减轻了困难家庭负担,提升了社会救助服务效能,为全县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直击症结,精准聚焦困难家庭学生资助痛点
在实际工作中,修水县民政局发现困难家庭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补助时存在诸多不便。一方面,学生及家长需要在乡镇政府、就读学校和民政部门多重奔波,开具证明其家庭困难等证明材料,程序繁琐、耗时费力;另一方面,部分困难家庭因不了解政策或无法及时提供有效证明,导致错失资助机会,严重影响了教育资助政策的落实效果,也给困难家庭带来了额外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这一问题引起了修水县民政局的高度关注。他们意识到必须打破部门壁垒,优化工作流程,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痛点,让困难家庭学生能够更加便捷地享受到教育资助政策的温暖。
主动对接,搭建部门协作“连心桥”
为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学生资助难题,修水县民政局主动出击,积极与修水县职业中专沟通对接,多次协商沟通,共同商讨优化教育资助补助流程的事项。秉持“信息共享、协同推进”的原则,打破部门数据壁垒,达成数据共享协议。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县民政局将在职业中专就读的困难家庭学生名单及最低生活保障证明等信息直接提供给县职业中专,学校则根据县民政局提供的数据,识别困难家庭学生,主动为其办理国家助学金补助手续,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转变,让困难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教育资助政策的精准落实。
优化流程,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
在与修水县职业中专达成数据共享的基础上,修水县民政局进一步优化国家助学金补助流程,简化手续,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审批环节。以往,困难家庭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补助需要提供低保证明、家庭收入证明、学生身份证明等一系列材料,且需经过学校初审、民政部门审核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耗时较长。如今,通过数据共享,学校能够直接获取民政部门提供的精准信息,无需学生及家长再提供低保证明等材料,只需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校即可依据民政部门数据进行审核并发放资助补助,极大地缩短了办理时间,提高了服务效能,让困难家庭学生能够及时、足额地享受到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保障了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成效显著,困难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迈上新台阶
自修水县民政局与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数据共享、优化流程以来,全县困难家庭学生教育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为全县55名困难家庭学生直接提供低保证明至就读学校,这些学生无需再往返乡镇政府、学校和民政部门开具证明,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避免了因材料不全或程序不熟悉而错失资助机会的情况发生。此次55名困难群众家庭学生全部申请国家助学金成功,一个学年2300元,国家助学金补助的及时发放,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的经济压力,增强了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也为全县社会救助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经验启示,为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修水县民政局在困难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补助工作中的创新实践,为全县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一是强化部门协作是提升社会救助效能的关键。通过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二是优化工作流程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途径。简化手续、减少环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能够切实减轻困难群众的负担,提升社会救助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根本遵循。只有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工作方法,才能真正把社会救助政策落到实处,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今后的工作中,修水县民政局将继续以社会救助不到位集中整治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不断拓展数据共享应用范围,优化社会救助服务流程,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困难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应享尽享,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300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