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 > 教育 >东华理工大学思政课教师赴广西开展研修学习

东华理工大学思政课教师赴广西开展研修学习

2024-08-26 16:14:58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陈晶晶)8月13日至19日,东华理工大学组织近50名思政课教师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广西大学开展研修学习,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推动“大思政课”实践育人。

开班仪式上,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广西新闻出版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广西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黄健教授为全体学员讲授专题讲座。报告系统阐述了思政课如何运用新闻叙事的方法和技巧讲好中国故事,让大家有了直观真切的感受。

追寻红色记忆 厚植家国情怀

通过听讲解,学员们在邓颖超纪念馆了解了“南宁女儿”邓颖超的成长历程以及她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大家感佩于她的人格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学员们参观了竹园、兰园、廉洁文化主题园等地,领略了青秀山风景区“党旗红”与“生态绿”的结合,体验了红色教育与景区景点的有机融合,感受到红色教育实现大思政教学的显著成效。

学员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情,依次走访了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古关楼、古驿道、纪战碑亭、北牌坊、石景碑林等,深入了解了那段历史。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内,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广西民族风情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年教师张正表示:“广西民族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案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执”生态之笔 绘满目青绿

从邕江之畔来到柳江之滨,大家见证了柳州从“酸雨之都”到“绿色生态工业城”的华丽转身。走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区,大家真切感受到柳州市用深厚的工业文化闯出了一条螺蛳粉工业化生产之路的艰辛历程,也从柳州螺蛳粉由“小米粉”嗦出“大产业”的密钥中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在柳州工业博物馆,通过参观馆中陈设的各类工业展品,学员们感受到了柳州厚重的工业底蕴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

桂林人强力推进漓江山水“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漓江流域采石场全部关停复绿,风景名胜区内养殖场全部关闭。而今的漓江,青山浮水,风光旖旎,森林覆盖率超过80%,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启和深刻感慨道:“这些显著变迁的背后,是柳州人民和漓江人民的不懈努力。”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采用多种先进手段,系统全面地再现了那段历史的全过程。大家驻足凝视、聆听讲解,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湘江战役指挥所旧址——红军堂的现场教学中,老师们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深刻领悟了革命先烈的崇高信念。

辗转来到光华铺烈士陵园,学员们在凭吊广场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缅怀悼念仪式。大家敬献鲜花后肃穆而立,垂首默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在界首渡口,教师代表向湘江祭撒花瓣,缅怀革命先烈。全体教师在湘江边齐诵《湘江为英雄歌唱》,高亢激昂的诵读声,诉说着对革命先烈无限的缅怀之情。现场教学仿佛把大家带回到那个年代,学员们深受感染、饱含热泪,尽情享用“思想政治教育大餐”。纲要教研室主任周成莉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有责任将这些融入课堂教学,激发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怀。”

此次实践研修是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革命信念的锤炼。研修期间,学员们沉浸式领略了八桂之乡的风土人情,感受了广西大地的民族文化,在学思践悟中,洗礼了思想,既丰富了思政课教学案例,又为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空间。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更加果敢的勇毅行动担当使命,以更加直击心灵的教学方式铸魂育人,切实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让思政课更有厚度温度热度。


[编辑:张金辉] 江西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相关阅读

看江西新闻

就上江西新闻客户端

省属重点媒体 江西手机党报

扫描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