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成立纪实
2024-07-19 15:21:27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7月18日,江西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揭牌仪式在省科学院举行。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依托省科学院建设,其成立标志着江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旗舰”启航,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建立。
——紧盯转化痛点下功夫
近年来,江西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在赣两院院士达10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60.27%,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1.7%,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当前,江西发展正处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急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然而江西省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需求不配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资金缺乏;科技成果保障机制不全面,成果评价标准及体系不完善,科技中介作用有待提升等。
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今年6月7日,江西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在全省打造“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聚焦转化实效做文章
“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指的是“1个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M个设区市分中心,N个高校院所分中心”。其中“M”中心侧重科技成果需求端,“N”中心侧重科技成果供给端,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则是依托省科学院建设,协调和调度各分中心创新资源的中心枢纽,为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搭平台”“引资源”“建生态”“作示范”,促进科技成果“有组织转化”,支撑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全省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主要将起到五个平台的服务作用:一是信息汇聚平台,汇聚全省产业技术需求和省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二是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为成果转化提供成果展示、项目路演、供需对接、洽谈、登记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三是资源引进平台,发展高质量孵化器,提升孵化能级,引进国家级大院大所和知名高校成果在江西落地转化;四是金融投资平台,推动种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动各地落地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五是人才培养平台,培育江西省技术经纪人、高级技术经理人、科技咨询师、科技评估师等成果转化专业人才。
“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是江西省在全国率先探索纵向涵盖省、市、县到园区、企业,横向涵盖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内的转化网络,旨在打通科技供给、转化、落地渠道。
——专注服务产业打基础
省科学院作为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近年来一直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全省产业发展大局推动自身创新发展,为省中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省科学院产业处处长刘峰介绍,省科学院前期重整全院创新资源,将全院研究人员重组到“7+12”个紧贴江西省产业发展的学科团队中去,实现学科方向的转型重塑。聚焦产业链关键技术问题清单,将有限的科技资源统筹好,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集聚力量进行有组织的科技攻关,服务江西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副总”“产业科技特派团”等活动,组织博士科研人员前往企业生产一线,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问题、搭建创新平台、推广技术成果、凝练科学问题,建立了初步覆盖全省园区企业的成果转化网络。连续四年承办“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与120余家“国字头”科研院所搭建了全方位合作渠道,实现了400余项重大产业化项目落户江西。
此次省科学院在省科技厅等单位的支持下,倾注各方面资源,成立工作专班,起草了建设方案,初步搭建了线上平台和线下专区,为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开局起步、行稳致远做好了准备。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整合江西省科创成果、人才、资金等资源,打破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瓶颈,激发成果转化主体的创新动力,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金融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助力江西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