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闻 > 头条 >校企融合遨蓝天——“老记”应科行(四)

校企融合遨蓝天——“老记”应科行(四)

2021-07-24 10:28:46  阅读:113263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校企融合遨蓝天

一一“老记”应科行(四)

熊焰

为了打通学校到岗位的“最后一公里”,“应科”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大力推进校企融合办学,使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而且因高质量就业而惊喜。

▲王胜华校长在接受采访(摄影|熊家明

校长王胜华,二级教授,他与“老记”谈到教学方案时说,学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实践课时占40%,因此“应科”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当被问到这是否影响复合专业的知识传授时?他表示不会,因为学校践行“三元育人模式”,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得到保证。他举了一个例子,智能制造机械设计专业2020年的毕业生有五分之一的同学考取了研究生。

▲学校的各类实训中心

作为应用型高校,“应科”高度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不断加大实验室、实验场所的建设。至今,已经建有全套建筑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跨境电商、汽车维修与服务、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经济管理、艺术实训等十大校内实训基地和75个固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全校共有各类实训室225间,实验区24个,展厅3个。学校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同举,率先实施第二专业教育和执业证书改革,让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参加短期培训,提高职业能力,获取技能证书和执业证书。

与此同时,“应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根据学校开设专业特点,主要采用三种形式:

一是校企共建专业。企业以资金、设备、场地等方式资助学校办学,参与学校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派专业人员指导和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并作为校外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条件。每年报读校企共建专业的学生达2000多人。学校先后与阿里巴巴、华为、中兴、大族激光、达内、用友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开设本、专科专业70多个,校企合作专业达到80%以上。通过校企共建,大力开发新工科、新商科,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5G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楼宇、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专业。

二是校企订单培养。学校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制定并履行人才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培养所需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订单企业工作。同时,学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每年邀请近500家各种类型优质企业来校招聘,岗位涉及全校所有专业,共提供招聘岗位近万个;学校分管领导每年带队参加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沿线的校企洽谈会,开拓就业市场。

▲“应科”与中兴通讯合作签约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实验室/基地签约揭牌

三是校企协同育人。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师资培训项目、实践条件建设项目、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等6个方面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学校已获教育部高教司批准立项的校企协同育人项目15项。

下海经商过的黄玉林深谙经济学原理,校企合作要双赢,也要门当户对。他说,“应科”是从与一般企业合作开始,再到一流企业,再到全国知名企业,一步步坚持走过来的,这也得益于社会进步,企业对高校有需求,合作也就一年年多了起来。黄玉林欣喜地告诉我,仅2020年,学校就携手阿里巴巴,建立了江西首个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高标准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联合中兴通讯,助力5G技术、网络安全及新基建人才培养;签约华为公司,共建江西首个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联袂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共同培养激光智能人才;还诚获浙江大学支持,创新培养区块链技术应用人才。联手如此多的全国顶尖高新企业和大学,乃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37年来,“应科”坚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累计为社会输送了逾15万名合格的毕业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校友。他们中有:

大气有为、创业有成的企业家。其中公司上市的有郑乐阳、唐全国、陈家文、王全超等,还有许多正在成长的公司。陆文龙是2008年的新生,在校时就曾创业办餐饮,虽失败但不气馁,毕业后撸起袖子干,在浙江金华市办学校,至今已陆续开办了6所直营校区,在校学生1000多名。

▲陆文龙(左)方志良(右)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探索者。方志良就是一个代表,他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创立“责任动力学”理论。黄玉林把他请来母校作专场报告会,又为他的团队搭桥铺路,在“应科”成立责任动力学研究所。如今,他已是博士后,正在独辟蹊径,勇攀高峰。

▲谢宝灵

一批批去到边疆、艰苦地区的建设者。谢宝灵2010年从四川来到“应科”,2017年7月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服务于新疆喀什,毕业后便在这里扎根,在县监狱局任警察,一直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更多的是遍布大江南北的技术工人。他们在生产第一线,许多人却在向高精尖攀登;他们是普通的产业工人,不少人却成为企业的闪亮招牌。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他们践行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康庄大道上。

“应科”从1998年以来,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学生就业工作连续9年获评江西省高校优秀等级。2020年本科就业率位列全省第三。毕业生初始就业率和最终就业率高出全国平均值7%,毕业生薪酬高出本省同类高校5.6%。

学生就业耀眼的足迹,给学校增添了一道道光环:“全国首批十所就业型重点大学”“国家知名高职院校十大就业典范”等。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董事长黄玉林(摄影|熊家明

回顾24年来的办学历程,黄玉林既有筚路蓝缕的辛酸,也有书写神奇的喜悦。他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感恩一路相助的朋友,感恩休戚与共的同事和学生。在成绩面前他非常清醒:“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没有成功只有成长,创新发展永远在路上。”展望未来,他又是那样雄心勃勃:“要建设一流的产学研基地,培养一流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把‘应科’打造成一流的民办高校。”采访结束后,走到国际交流中心一层大厅,大厅内有一头木雕牛,我问:“这里有硕大的木牛,综合大楼前面花坛里有奇异的大石牛,是何奥妙?”黄玉林笑着说:“心的表白,我和我的同仁都是民办高校的拓荒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持续当好创新发展的拓荒牛,既要做好已有事业创新的突破者,也要当好未有事业创新的开拓者,力争成为民办高校在新的征程上的新标杆。”

2021年恰是农历辛丑牛年,衷心祝愿“应科”:勇立创新潮头、再创新的辉煌,成为我国民办高校的执牛耳者。

作者简介:熊焰,江西日报资深记者。原信息日报总编辑、高级记者。1967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即进入新闻界,先后就职于南昌日报、信息日报、江西日报,退休后仍笔耕不辍,50多年来在新闻媒体发表文稿约2000余篇、200余万字,数十篇获国家级、省级好新闻奖。

(本文部分图片由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提供)

[编辑:罗晋粤] 江西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0

相关阅读

看江西新闻

就上江西新闻客户端

省属重点媒体 江西手机党报

扫描下载客户端